紫琅文学zilangwx.com

李承乾一见寒云到来,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下。

当太子快一年了,第一次接到国家政事,还是救灾这种关系到国运和稳定的大事。

李承乾就一段时间没见寒云,心中更是没底。

“少保,请坐。”李承乾说道。

寒云一看位置,他在左手,意思就是他为左副使,比魏征还高半阶。唐代以左为上。

说起救灾这事,寒云也就当仁不让了。

穿越前参加不少,经验还是有的,况且他还有特殊的能力,能调来后世的物资。

“刚才孤和魏大夫商量着再增加哪些人手,思来想去都是朝中重臣,又不便离开长安。少保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李承乾说得很委婉,朝中重臣几乎都上年纪了,此番舟车劳累怕吃不消。

寒云想了一下,还真有一批年轻人推荐,这些人在今后都会给大唐作出巨大的贡献。

“我倒是有几人,不知太子殿下敢不敢用。”

“太保推荐之人,定能胜用。”

“马周,目前在中郎将常何家中,为其门客。此人可用。”

“阎立本,目前在吏部司封司任主爵郎中。此人可用。”

“袁天罡,目前在剑南道邛州任火井令。此人可用。”

“李淳风,目前在秘书监太史局。此人可用。”

选择这四人,寒云是经过了深思熟虑,马周自不必说,以后大唐的宰相,时年二十六岁,正是落寞的时候,让他协助统筹。

阎立本,时年二十六岁。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善于绘画,其实画画只是他的兴趣,专业是建筑设计。

大唐很多皇家园林、宫殿建筑乃至很多大臣的府邸设计均出自他手,后来也做到了工部尚书的位置。

袁天罡,推测在三十岁左右,李淳风,时年二十五岁,两人均擅长于气象研究。李淳风更是第一个为风定级的人。

关键这四人,此时均算年轻。

魏征听完寒云的话,除了阎立本有所耳闻,其他三人完全陌生。不过他未见四人也不好反对,暂且不语。

“好!就按照太保的意思,孤就发出太子令,让他们即刻就来。”

“之前孤和魏大夫仔细研究了各地的上表,认为旱情比较严重有河南道的郑州、汴州和许州三洲。河南府已经发现有少量三州百姓向洛阳涌去。”

“河北道的恒州、定州、深州和赵州,四州最为严重。魏大夫便是深州人氏,有接到家乡来信,详细写了该地的旱情。”

寒云接了一句:“既然这样,我看,魏大夫负责河北道,我负责河南道。再把四人分成两组,马周和袁天罡跟随魏大夫去河北道,阎立本和李淳风随我去河南道。太子殿下中央调度。”

“益州的粮食调度到长安,我看就以云阳为义仓。扬州粮食调度到洛阳。”

“下月可以陆续从云阳调出粮食十万石。需要征用雍州各县和长安各商队的马车和沿线驿站的配合。”

“多少?”魏征一听寒云说光云阳就能调出粮食十万石,终于忍不住了,直接站起。

十万石,就是一千二百万斤,可以让十万灾民扛过去四个月。

李承乾知道云阳的五万亩玉米地就可以产出五十万石玉米,另外经过一个多月的采购,储存有二十万石的粟米。

留下全县一年的口粮十万石,云阳供销发货的三十万石,仍旧还有三十万石粮食。

李承乾此刻才明白为何寒云一开始给他学习的第一道题便是救灾,为什么要不留余力采购粟米还有玉米的全面推广。

难道他一开始便在谋划这些。

“救灾才开始,此番旱情一定会波及到关中地区,所以殿下应当将秋收时候的关中地区缺粮考虑进去,及早调度。”

寒云已经在计算玉米收获后土豆和红薯的下播,不出意外的话,刚好赶在关中秋收时收一波,此时他手里将有一百五十万石的粮食,这绝对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如果再加另外一个高产作物,南瓜的话,粮食够应付灾民。反而现在寒云有点担心运力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