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期间金铃关的统帅达哈高也组织过一次偷袭,达哈高作为蒙古军方的三大统帅之一,他的傲气还是很足的。本来就对这种防御收缩的战略不满,不过因为国师和兵马大元帅蒙哥王爷的指令,他不得不遵守。

而且他们也对于国师所言的那种武器有些忌惮,所以这才按照军部的要求驻守在金铃关。

但是他对于冷锋的军队并没有什么直观认知,在他看来,一支军队的强大与否,与武器装备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看军队的统帅和麾下的将士们是否勇猛。

在这一方面,如果说他们蒙古人的军队自认第一,其他们绝对不敢认第二。

达哈高的心中一直有着要和冷锋的军队一较高下的念头,特别是国师的亲自指挥的那一场战役都失败了,如果他能够将冷锋的军队给打败,那么他在军方的地位必将还会更进一步。

到了他们这种地位的人,基本上已经到达了权力的巅峰,如果没有什么杰出的功绩,根本就无法再次前进一小步。

现在这个机会就摆在眼前,虽然国师命令他不得和冷锋的军队正面交战,只要做好防守就行。

但是在达哈高看来,防守并不能够打胜仗,只有主动出击才能够建功立业。

巧合的是,就在建安府那边的战斗打响时,达哈高也派出了一支十万人的精锐部队前去偷营。

这种偷营的行为,在这个时代的两军交战之中并不新鲜。

不过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有条件的,一种是作困兽之斗,偷营是为了突围求生。比如说之前黄明礼作为督军所在的那处关口,当时被蒙古人的军队围困住了,如果不突围的话,他们会被活活困死在城中。

另外一种情况是为了打败敌人,先是以敌示弱,或者是采用某种固定的打法来麻痹敌人。等到抓住机会,给敌人来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

达哈高所采用的就是第二种打法,他是摆出一副安心防守,并且以言语挑衅等手段,想要激怒冷锋,让他派兵攻打自己防守的金铃关。

不过冷锋这边根本不为所动,就所有派人前来攻打金铃关,也只是远远的放枪,根本就不会靠近城墙。

这样一来,无论是达哈高在城墙上布局什么样的攻击手段,都无法有效的打击到冷锋的军队。

双方就是这样陷入一种僵持状态,十几天下来之后,大家都似乎熟悉了对方的战术。

于是在达哈哥等人看来,冷锋并不是想真正的攻打金铃关,只是为了做个样子给朝廷看。

蒙古人这边是也知道冷锋接到了朝廷的旨意,这是他在向朝廷摆明了态度,表现出是愿意按照圣旨上的要求,率兵前往京城接受封赏的。

冷锋这样做是做了两手准备,如果蒙古人一路上对他都不设防,那么他完全可以趁此机会多占领一些地盘。

对于蒙古人来说,他们可以放弃一些地盘。这不仅仅是为了收缩防线,而是想分散冷锋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