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考成法 (2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对于陈太后和张太后来说,能解决了眼前的麻烦就行,以后的事儿,就让皇帝以后来解决。
所以,那份章程现在已经下发到礼部讨论,过后应该还要由户部、都察院参与细则的制定。
“来人,掌灯。”
魏广德放下手里的纸条,又拿起桌上另一张纸条准备看,可是天色已经昏暗,实在看不清楚上面的文字,于是对着屋外大喊道。
“是,老爷。”
随着他的喊声,房门一响就被推开,两个丫鬟拿着两盏烛台进屋,利落的点燃上面的蜡烛,拨长灯线,让发出的光亮更明亮一些。
在古代,民间夜晚照明主要是靠油灯、蜡烛和火把。
户外,自然是以火把为主,因为照亮的面积足够大,可以看到稍微远一点的东西。
而在室内,普通百姓人家则多是选择油灯,因其使用的燃料如动物油、菜籽油、豆油等价格相对较低且容易获取,因此成为了一种普及的照明工具。
不过对于不差钱的豪绅大户来说,自然是看不起油灯的,他们都是用照明效果更好,也更干净、没有异味的蜡烛。
而且,蜡烛制作过程中添加香料,还能增添一股沁人的香味。
因此,此时的大明,达官显贵之家都是用蜡烛,也只有下人才会是用油灯照明。
书房里充满光亮,魏广德这才又看了眼纸条,现在上面的文字已经能够看清楚了,这才满意的点头,“好了,你们下去吧。”
魏广德等人出去后,这才继续看起书桌上的纸条来。
这些纸条,是由东北和江西的商人提供上来的,包括国内和国外的一些情报。
姑且叫做情报吧,其实就是各地发生的一些新奇之事。
魏广德对这些感兴趣,所以让他们收集这方面的消息,送到他这里。
“尼古拉斯.....圣安蒂斯号.....”
魏广德看着下面这张纸条的内容,嘴里喃喃念叨一句。
这张纸条是在月港经商的江西商人送来的,说是两个月前,月港来了条夷船,上面满载的都是白银。
停靠月港,自然就是为了交易。
一船白银,多么惊人的购买力,把整个月港积攒的货物是扫荡了大半。
毕竟,这个时候留在港口的货物,大多都是之前海船主人挑剩下的。
海船出海要看风季,短期内已经不适合海船出海,所以停靠在港口内的大福船要么是已经远航归来的,要么就是因某些原因耽误了出海的季节,而放弃今年出海的,留在港口维护。
实际上,海商手里的船只往往会比船引多一些,船只可以轮流休整,而船引是不会空下来的。
夷人的到来,激活了本就冷清的月港市场,短期内一下子就繁华起来。
夷人交易的物品很多,主要以生丝和瓷器为主。
魏广德手里的纸条,不仅有夷船到来后的描写,还有他们交易物品的记录。
成捆的生丝,有优质的双股丝,有质量粗糙一些的其他丝,上等的散丝,白丝,也有各色彩丝,都缠成小把,很容易就可以和夷人达成交易,以比市价略高的价格变成白银。
大量的天鹅绒,有纯色的,也有饰有各种图案、颜色和款式的带刺绣的,还有镶金和绣金的,还有各色面料和锦缎,在各种颜色、图案的丝绸上加进金、银织成,大量绕成小捆的金银丝线,暗花缎、单面缎、波纹绸和各种颜色的其他布匹、甚至染色和没有染色的白棉布,这些夷人也会大量收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至于瓷器,则相对挑剔些,他们选择的都是做工造型精美的瓷器。
这让魏广德不由得猜测这个时候的西方是不是也能制作瓷器了,记忆力好像西方其实也有陶瓷,不过他们的瓷器制作水平很低端,而且主要是以陶器为主。
大明的瓷器运到欧洲,那就是属于高端商品的代名词。
好吧,谁会想到几百年后,这样的情况会反转过来,西方的东西反而更加高端了。
反正在这时候,高端商品全部是来自大明,或者说来自中国。
几张纸条看完后,魏广德才拿起最后一封书信,这是来自江西老家的信,也是家书。
魏广德打开一看,是妻子徐江兰所写,一是告诉他,她们回京的时间,算算下个月就该到京城了。
另外还有一个事儿,那就是今年魏广德让人捎回去的一包玉米种子。
实际上,这批种子已经算是误了京城这边种植的时间,京城西苑这边多是在二、三月份种下去,六、七月份收获。
不过魏广德考虑到南北气候不同,从西苑讨到玉米种子以后,马上就给家里捎过去一些,让他们选择在崩山堡和别的山地进行试种。
按照徐江兰书信中所说,这些种子已经种下去不少,按照农户所说,约摸十月底就能知道有没有收获,能有多大的收获了。
对此,魏广德自然无所谓。
玉米这东西,本来是解决山地种植的,毕竟汉人主食是水稻和小麦,而这两样作物可不适合在山地种植,后世有高人搞出来的“水稻上山”那是另一回事儿。
看到信中提到玉米,魏广德就想到司农司,打算明日回内阁后过问一下,看看那边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可曾开始尝试种植玉米。
第二天魏广德进内阁后,刚坐下没多久,首辅值房就送来一份章程让他过目。
虽然有些奇怪,魏广德开始打开来仔细看了遍。
“近来来章奏繁多,各衙门题复无虚日。
然而,章奏虽勤,但多敷衍了事,实效甚少。
请自今之后,章奏随事考成,一切以事之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
看到奏疏的开头,魏广德没来由就念出一句:“考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