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严江画了一副秦军入城图。

在古代, 没有什么人权和私人财产不受侵犯的观念,提出这个观念的杨子之学倒是在秦宫典籍里有收藏,但传人嘛,严江在学宫混了那么久,当真是一个都没见过。

所以士卒入城后烧杀抢掠,是将领默认给下属的补偿,或者说冷酷一些, 这是战争福利。

而战国时期的民众们大多已经被抢出经验,一般不会反抗, 要什么给什么, 活下来才是紧要, 士卒们也会抓紧时间抢了就走,因为时间有限, 等长官点兵集合的时候,若是没有及时赶到,秦法可不会给人解释的机会。

至于说砍人头冒功,那就最好不要被人发现举报,否则就是给别人做嫁衣。

严江帮着秦吏整理了人口户籍, 没有去和桓齮将军接触。

他已经发现了,桓齮生性高傲, 这两年又屡屡立下大功, 是秦王身前红人,只要保持势头,他就会是军中一第一, 所以甚是看不起自己这种“宠臣”,可以理解。

他细化了图中的赵国街道图,又开始想念自己已经挂掉的相机手机。

唉,这个时候就会想念诺基亚了,他家的手机一定不会用个两三年就坏。

大军攻下平阳后,桓齮没有冒进,而是加强防务,处置城中赵国士卒,然后收刮一波粮草,准备去攻旁边的武城。

平阳和武城都离邯郸不远,大军两天能到,是邯郸的门户之城,桓齮的打算是端掉邯郸周围的城池,逼赵军主力来找他决战,而他以逸待劳,靠城收割。

可惜的是赵国的军队反应的真的太慢,在这个时代,赵国还是封君制,平阳武城之类的城市都是封给王公贵族,封在平阳就叫平阳君,封在武城就是武城君,君是什么,是“主人”,如平阳君为例,赵王想要处置平阳城中的一个犯人,得先通过平阳君允许。

所以赵国动员兵力的速度可想而知,等一个月后桓齮围攻武城时,赵军大将扈辄终于带着十万大军赶来了。

就严江在秦王那所看的报道,扈辄是庞煖的用心培养的继承人,先前数年征战都把他带在身边,大战之前都得先问问他该如何做,扈辄总能把老师的心思猜的八九不离十,所以赵国上下也算用得放心。

严江带着猫头鹰,在远方观看了这场大战。

陛下少见地白天升空,直接围观了这一场大战。

然后两者一起给出结论:有时候名将之间,差的就是那么“离十”的一点。

扈辄虽然有经验,但打得太畏首畏尾,舍不得士卒;桓齮正相反,他以一部分士卒引开敌方大军主力,用秦军围攻赵军粮道,更是狠心点燃了东武城周围的城邑。

而扈辄收到消息后,果断放弃了剩下不多的小支秦军,调兵回头去救人灭火。

桓齮早就设兵在附近埋伏,在赵军救人救火时,他带大军冲入混乱的阵营,见人就杀,赵军士气大损,纷纷逃亡。

这一仗一直杀到月升日落。

扈辄战死,头颅被十几个秦军争抢,十万赵军被秦人杀得所剩无几。

飞累了的陛下缓缓落在严江肩头,看着硝烟战火,神色平静。

然后它展开左翅膀,轻柔地拥住了阿江的后脑,以示安慰。

“看多少次都会讨厌。”严江叹息一声,“无论是在波斯,还是在西域。”

可是这世道都是如此,从西到东,罗马还在和迦太基撕,埃及和塞琉古打出狗脑子,孔雀王朝倒是安稳,但阿育王也没几年活头,他一死印度就要再分裂,西域月氏和匈奴都打得火热,至于中原大地……正一统六国,不以前边的差。

倒是美洲那边去不得,印加文明这时候依然喜欢活祭,而且东西伯利亚的高山冻土不比青藏高原好过,所以还是只能在秦国苟住。

陛下伸头,在他唇上蹭了一下。

“饿了吧,去吃饭。”严江抚摸着陛下,终是忍不住思考,这个统一速度能不能快一点。

但他随即又想,十几年就一统天下,已经是个开挂速度了,自己带了良种增粮,这个速度应该能更快些,至于能不能消化——他转头看了一眼陛下。

陛下歪头,对他眨了一下眼睛。

“这天下,就靠你了。”他转头亲了一下它。

这是陛下表明身份后第一次得到主动亲吻,整个羽毛都舒展起来,心情愉悦无比。

当然,这天下,除了他,还能是谁。

扈辄战死,桓齮大军威逼邯郸,赵王迁使人求合,毕竟是十万人对十万人,秦军损失不小,便攻下武城修整,严江随军做着记录时,也客串了一把战地医生。

他在阿尔沙克那就靠着半吊子的外伤治疗技术得到部族上下拥护,如果不是想要回国和阿尔沙克闹翻,将来安息建国史上搞不好就有他的名字。

所以他的治疗技术也是被诸多斯基泰牧民练出来的。

大战之中,伤口带来的后续往往会占到减员的三分之一,而这一次,大蒜也加入了军用物资。

蒜的消毒效果很好,在没有双氧水典伏红药水等东西的古代,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就是捣汁外敷时痛了一点。

严江让人把包扎用的麻布都用开水煮过,然后烤干再用,他缝伤口非常熟练,也不拒绝军医来学习,很多士卒都感激他,连桓齮都对他感观好了很多。

想到大王那个“我”的回答,严江想了数日,终是没有忍住,抽空时间,严江还带鸟去秦吏治下的赵地走了走。

秦占敌国一地便会派去秦吏下乡,通晓此易主,需要注意和改变的事物,比如赋税口钱如何缴纳,摇役如何摊派,交税的度量都要换成秦制……秦吏人少,语言不通,但陛下和严江都混过了赵地,这个时候的语言又简单,常用的就那么些,所以听得懂大半。

秦吏不懂赵语,想要下乡传达秦法,当然就要找翻译,而赵人里懂双语的,那必然是士族出身,要想蒙蔽个秦人,还不简单么,就算秦吏带了几个如狼似虎的秦卒又如何,一样能一边应付着他们,从容将土地隐匿,财产转移。

很多畏惧秦法、不懂秦语的庶民在大户的恐吓下,自愿以仆人自居,成为了他们的隶臣妾,而这些过错,都算到秦人头上。

陛下在严江的带领下围观了全程,却没有生气,他从不会对人性有过高期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