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一视同仁 (1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大宋与完颜娄室的初次接触, 在朔州张俊部接应辽国旧部萧干途中的遭遇战。
这一战,虽然张俊部及时救援出萧干,但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带出的七千士卒只回来了五千余人 。
随后沿途边关烽燧都进入了战争状态,西军的顶流将领并不是新军, 而是刘家、种家、折家等多年攻打金国的精锐。
他们在河东路、泾原路、秦凤路这三块占据山西、陕西、陇右的边关重地树大根深, 虽然官场上尊重张克戬,但在指挥上, 却是不怎么看得上张克戬的安排, 觉得这人一介文臣, 不懂军法, 应该按他们意见来。
这些老将这些年其实是憋了一口气。这些年,看着陛下的新军在北方与金人反复交手, 立下无数功劳, 名传天下,而他们却龟缩西北一隅,虚度岁月, 很多人觉得只要有了那些火炮枪械,让他们上, 他们也行!
而皇帝给他们的火炮数量虽然有,但相比新军, 却并不算多。
这次难得有让他们一展身手的机会,当然不会错过。
于是, 泾原刘仲武、河东路的折可求、秦凤路的种师中等人在与张克戬商议后, 决定以三路大军, 围攻盘踞在东胜州的完颜娄室。
其中, 因为泾原路位于黄河“几”字的左下方, 而东胜州却是黄河那个“几”字的右上方,距离过于远,所以,刘仲武部会做为后方策应,主要作用是防备一下西夏,免得被占便宜。
至于攻打娄室部的主力,还得是种师中、折可求等老牌将领的带领。
连驻守在大同府的徐徽言、吴玠等新军部众都被要求先防守本部,避免娄室西逃。
想法是好的,但……
效果却是相反。
西北虽然比原本的河北路禁军要好上些许,但做为旧军,其中问题已经积累了上百年,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
折可求的两万府州军在出关迎击娄室时,大军刚出宁边州二十里,便遭遇娄室部的前锋,而带兵的正是先前在太原被俘过的大将银术可。
然后,这两万折家军,几乎是在第一个照面,就被银术可大军一番冲杀后,溃得七零八落,按在地上摩擦——折可求的火炮根本没有时间推出来,就已经被银术可看到破绽,金国遇到火炮时第一反应就是冲入敌军,撕开侧翼,杀入敌阵中,让对手一时半会无法开炮。
凭何这个时间,只要冲到火炮附近,那对骑兵威胁甚大火器就是只是个笨靶子,只要及时杀掉就好,至于火枪手,这里的火枪手上药也太慢了,一看就是没经常训练的,只要顶过第一波,就能撕开防备。
折家军第一次遇到这般悍勇的大军,人数虽然占优,心态却是完全落在下风,尤其是看到金军带着刀伤箭支,也悍不畏死地反复攻杀后,很快,军心溃散,出现了溃败。
这一次出征,立刻便损兵折将,狼狈不堪地退回了关内。
而种家军则从麟州出发,不顺着黄河,准备沿着边境绕到后方,与折可求合围娄室部。
……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月,赵士程便收到连绵不绝的战报,内容大同小异,基本都是打输的消息。这并不让赵士程意外,大宋的军备就是这个样子,送去的军饷,从上到下,每个军官都要过一手。
不仅如此,很多士卒都像是将领的私兵,加上西北是边州,许多士卒都是犯人,有贼配军一说,就知道这些士兵的素质了。
但是,直接处理西军是不可能的,比如折家军,折家本身就是府州大族,不是汉人,而是投奔大宋的外族,他家世袭府州知府,如果说裁撤,那么他们很可能立刻就投奔金国或者西夏了。
就算在边军中,西军的勋贵也是最多的——因为这里是百年来大宋唯一有军功可挣的地方。
所以,输了赢了,在赵士程看来,都是各有利弊的。
只有西军的勋贵们确定以他们实力,真不是金国的对手,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把这次战役的主动权让给张克戬和他指挥下的新军,而不是在后边拖后腿。
“但是呢,也不是完全没有立功的机会,”赵士程拿着军情对宗泽解释道,“这才一个月,西夏还有存粮,但过此日了,天寒地冻,粮食紧缺,西夏必然会坐不住。”
“您的意思是,让他等阻拦西夏犯边?”宗泽问道。
“当然,不要求他们出兵,只要坚壁清野,守住关口便可,”赵士程随意道,“这个要求,不算高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