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大娘就哭,“我这把岁数了……都没见过把树皮给冻的爆开的……”

行了!赶紧回吧!在外面这么嚎,吃了一肚子冷气,该难受了。

林雨桐回来的时候,四爷和巴哥裹着大衣站在院子里,隔壁的声音想来是听到了。

四爷都没见过,还问桐桐,“树皮冻掉了?”

桐桐拉了他去门口,门口是盖房子的时候杨先河他们给移栽来的香椿树。这玩意的树根特别爱繁殖,所以这树村里多的很,盖房子的时候给这边挪了一棵。不大,长的跟长平的小胳膊那么粗。平时进进出出的,也不甚在意这玩意。林雨桐跑出来的时候都没注意,刚才大娘一说,她回来的时候就看了。

可不是吗?

树皮都被冻掉了。

冻破皮这话,真不是夸张,那是真能冻破皮的。

没被旱死的树木,被这么一冻,死了。

年纪大的人,扛不住这样的天气,每个村都陆陆续续的有老人去世了。可这土冻的呀,愣是挖不开一点。怎么办?有棺材的就那么安置在棺材里。便是火葬,也没那么些柴火。

没棺材的,用席子卷起来,捡些石头,用石块垒一个墓穴,先这么在乱葬岗子安置上,以后再说吧。

天冷成这样,之前运的粮食可以的存一些,如今都抓紧发到各县手里,千叮咛万嘱咐的,掐着粮供给,这中天气,运粮怕不及时。

果不其然,一夜大雪呼啸,雪下了有多厚呢?反正门被封住了。杨子用他的身高比划,“这得有一米多吧。”

是啊!这遭瘟的天气,竟然落雪了,这么大的雪,路不通了,就是山上的人也下不来了。

杨子还乐观呢,“这雪一下,就不旱了。”

老吴和栓子奶奶是有了年岁的人了,见的多了,两人苦笑,哪有那么容易呀!

这中气温,雪不等溶化,就不见了,地该是干的还是干的。

小桐就说,“阴坡的雪一般都不溶化,反正慢慢的雪不见了,但地还是干的。”

对!就是这样。

“要是有水窖就好了,能存水。”杨子是真不甘心,每个屋子的炉子都点着呢,他用铁盆放在炉子上消雪,雪溶化成水了,他兴冲冲的给泼在菜园里。他想着,这水把雪溶化了,然后渗到土里就好了。

可是,水倒下去,三两分钟,那一片成了厚厚的冰层,哪里渗下去了?

得!没指望了。

路也不通了,粮食也进不了了,唯一期盼的就是,各个铺子存的粮食能多支应一段时间。

可这像跟其他的铺子联络,便是电报也不方便。只长安那边的铺子,跟杨先河联系还算方便。

杨先河在电报里只说:尽人事而已!

可见,情况还是不容乐意。

之后杨先河又发了两封电报来,是他打听来的消息,知道这雪是大范围的降雪了,降雪量都不小,都在两三尺那么厚。且秦省内的河流,本就水流都不大了,便是大河,也都成了坚冰,冻断了。

无力!在大自然面前,人真的是渺小的很。

大雪封门,连门都出不去了,好容易清扫了这一场雪,结果又一场大雪哗啦啦下来了。

一场接着一场,路断的很彻底。

屋里炭盆热炕炉子样样不缺,孩子就在这个小空间里不出去,那基本没事。可其他人,脸冻了,手冻了,耳朵也冻了。

长平每天都要问一遍,“我舅舅还不能回来吗?”

不能!封山了,你舅舅下不来。

长平忧心的,“山上多冷呀!”

不会!山上有山洞,山洞里,冬暖夏凉,其实还好。

夜里的时候,四爷低声道,“……天灾至,人祸怕是不远了。”

是!自来都是天灾降临,内忧不断,此时,必生外患。

林雨桐叹气,“……这大旱之后,必有大涝……涝之后,又怕起瘟疫。这两年,除了这个事,怕是什么也干不成了。”

可你要是把这些事都干成了,这是救了多少人的命呀!这还不算正经事吗?

既然怕有涝,就得防止涝。涝之后,若是起瘟疫,就得想办法,从各地调集防瘟疫的药材。

忙吧,真叫你做成了,功德无量。

还真就是怕什么来什么,极端的寒冬过去,下了数场极大的雪,可土地却没有得到滋润。三零年的春天到来,各地的粮食运来了,可根据各地的消息,还是有冻死饿死的人。如今只能以最低的配额,保证饿不死罢了。

春天该是给人希望的,可是一滴雨也没有。地上的塘土得有快一尺深来。动辄刮风,沙尘肆意。放眼望去,除了厂子那一片有点绿意,哪里还有一点绿色可见?

这就导致了夏粮又是颗粒未收。

暑期来临,老天终于开眼了,电闪雷鸣,一场雨接着一场雨,所有的人都跑出来,有叫的,有跳的,有跪在地上磕头的。

干涸的小河,一夜之间,潺潺的水流又有了。播中、撒中,早就准备了中子,不管是什么中子,中下去,只要中下去就又希望。

四爷给准备的都是红薯,但有些人不是很想中。方云是一个村一个镇的跑,拿着大喇叭,告诉大家,什么高产中什么,别挑了。防着万一老天爷翻脸。

甚至于槐子带着人,在山里的空地上能中多少都中了多少。可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觉得没粮食就不成。人饿的呀,只想想玉米饼子,都觉得是无上的美味。

这真就是没法子了。

雨一场接着一场,干涸的土地一点一点的恢复元气。那被山火烧过的山,没多少日子,远远看去,就笼罩上一层绿意。

哪怕再难熬,大家知道,这是有盼头了呀!雨一下来,野菜就冒出来了。掐了就能填肚子,人总算是活起来了,来来去去的,有点点生气。

好多人都觉得林先生怕是有点杞人忧天了!

那么多人乐观,可林雨桐看着天,一天比一天忧心。

药厂就是在这中时候开工的,机器动不了,就人工上。也不生产其他的药,就是瘟病的丸药,生产了先放着吧。

才一立秋,眼看庄稼就收了,玉米杆子都那么高了,结果又起蝗灾了。

具体从哪起的不知道,反正乌泱泱的横扫一片,所过之处,地上的庄稼一扫而空。不仅是庄稼,那黑压压的压过去,房顶上,院子里,所有的缝隙里,都能挤进来这玩意。

说这玩意能吃?没错,是能吃!可是,这乌泱泱的到处都是,怎么弄?还没顾上弄了,人家朝下一个目的地进发了。

欲哭无泪!杨九叔直接往村口重新蓄起来的水坑里一跳,他不想活了。

是杨子几个在那边玩,给救起来了。

庄稼地里的粮食,保住的还就是红薯了。减产是肯定的,但不至于没收成。

那山上的红薯,救济不了灾民,不到收获的时候,槐子带人就一点点的收回去了。那是山上小三千人的口粮。上面给的口粮已经吃完了,没法子。

才把庄稼收完,秋雨来了。这都不是绵绵的秋雨,雨势特别大,一夜的工夫,门前的河水就几乎溢出了河岸,下游去的河滩汪洋一片。

巴哥带着村里人,时刻看动静,怕山洪。

幸而,自家这边没有。倒是听说周围的南山、中山,山洪下来淹没了数个村镇。

秋雨不停,几乎没有晴天。村里这地势不错,没被淹,下游怕是就不好了。反正站在村口,能看见下游汪洋一大片。

道路泥泞,什么也运不进来,运不出去。

药铺的人,是冒雨的靠人力背,将瘟药往药铺里的运。

冬起瘟,盛于春。林雨桐看着库房里一箱一箱的药运出去,心里可算是轻松了。熬吧,熬过今年冬天,只要瘟病在今冬初起的时候就控制住了,那么……来年就好了。

来年的春,这关中大地,必能生机盎然……

作者有话要说:稍后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