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sp;其实这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别说李破在外面没做什么,即便做了,这年头的做法大多也只是将外面的女人尽量接进家门。

闹事的都很少,毕竟家丑不可外扬,像李碧这样强悍的女人,最多也只是抗议一下,并没有当做发生了不得了的大事来对待,而和丈夫互殴上一顿,已属惊世骇俗之举。

像是长安城中房玄龄家中有名的母老虎,却也只是拿着棍棒之类的东西抽上丈夫肥厚之处几下,告诉他别来惹我也就罢了。

所以后来很多人怀念以前如何如何,那也很正常,谁不爱占便宜呢?

而因为这是一个胡风南渐的时代,风气上尤其开放,女人们其实受到的束缚远不如后来,尤其是朱子理学占了主导的时候。

当然了,李破才不会想那么多,这些年早习惯了,不光他对李碧的秉性一清二楚,李碧也差不离,所以两人一直默契十足,家中也非常和睦。

偶尔闹些情绪,就如昨晚一般,较量一下拳脚,也就知道谁更占理了。

李破面前还有着做不完 的事情,犯不上自寻烦恼。

屈突通降了,这可比夜探公主府更让人激动,详细的战报接二连三的到达了长安,两三天过后,过程已经清晰的好像发生在眼前一般了。

其实也在料中,若李世民所率人马和屈突通合流,那还有一战之力,毕竟二三十万兵马,不论是西进,还是东归,都有那种改变局面的实力。

可李世民所部在半路被陆续击溃,几近全军覆没,屈突通驻于秦州一线的十余万大军立即便处于了尴尬之中。

实际上这依旧不能归咎于他们的敌人有多凶狠,行动有多迅速,战略战术上有多准确,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在于唐军内部已经产生了动摇。

李世民西撤的速度太慢了,因为军中将领们有了分歧,沿路上还收拢了太多的民壮和粮草,唐军一战而败,士气低落,军纪涣散也是其中不可不提的重要原因。

而另外一边,屈突通部已经得到李世民传信,可他是怎么做的呢,驻于秦州,并未率军接应李世民。

扶风离着秦州已是不远,他几乎是眼瞅着李世民所部惨败于扶风,等同于袖手旁观,见死不救。

为什么?

答案简直太简单了,秦王李世民兵败西窜,那意味着什么?长安已然失陷?丢了西京,差不多也就等同于丢了大半个关西。

李世民手下的人分析的其实已经非常明白了,去与屈突通汇合很危险,屈突通眼见李氏倾颓,若不愿放手兵权,那么一场唐军的内讧将不可避免。

去蜀中就稳妥的多,即便李孝恭有所反复,那他们也可先据汉中,以做观望。

果然,李世民率军继续西进碰到了最坏的结果,半路上被敌军追上不说,屈突通那边却一点动静也无。

这其实也已经昭示了最后的结果。

尉迟恭率部进入到秦州,与屈突通对峙数日,劝降无果,张伦,薛万彻等陆续到来,兵不多,也只数万。

可百战之师,士气正盛,他们刚刚击败了李世民的十余万西逃大军,虏获无数,别说前面屈突通部只有十余万人,即便是数十万众,拥有着近两万骑的这支晋军,也有一战破之的决心和信心。

而张伦还带来了李破的亲笔劝降书信。

而在战略上来讲,屈突通出降也是必然的,一旦扶风等处要隘失守,秦州和蜀中的联系将被切断,也就意味着秦州大军不但失去了关西这样稳固的后方,而且还失去了蜀中粮草的供应。

这对于秦州唐军而言,与潼关守军相类,几处于死地。

屈突通也是倒霉,不论是出于他本人还是其他诸如时代的原因,他都算是个比较倒霉得家伙,每次失败都很惨痛。

第一次他被堵在了潼关,不得不降,第二次被堵在了秦州,几乎重演当初故事,而每一次都非战之罪,你说窝囊不窝囊。

于是屈突通顺理成章的降了,和以前降唐一样,杀了一些不愿出降的人,然后率军献秦州,秦州再度易手,薛仁杲若是泉下有知,估计能笑出猪叫。

屈突通一降,意味着关西渐趋完 整。

无论梁师都,还是李道宗,甚或是姑臧方向,都不再能构成太多的威胁,因为那里都是中原人们常说的不毛之地,发展潜力有限,养不了多少兵员。

李破和他的臣子们商量着,下一个该收拾的对象,几乎不用问,蜀中李孝恭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