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之后是中书侍郎刘政会代表中书发言。

今日的小朝会其实就是围绕着科举在进行。

此次科举大考准备不足之处已经显露了出来,朝廷制定的科举规则趋于简陋,比如触角无法延及乡里。

郡中应考之人多为县中举荐,带着浓重的察举制意味,弊端非常明显,县中豪强占据名额,手段花样繁多。

如果长此以往,可以预见的是,只科举一事,就将陷入大规模的贪腐之中,对郡县的治理影响非常之坏。

而士子到郡中应考,地方官员的权力太大,有着很大的随意性,比如大都督李靖就将数郡士子集中在了江陵,武陵,长沙等地应考。

现在看来,李靖的作为对科考有所助益,可也不是长久之计,作为封疆大吏,不应该对科考之事有如此的专断之权。

这无疑是朝廷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隋末战乱之后形成的局面之一,皇帝任用的得力之人抚平地方,卓有功绩之下,难免权力过大,什么事都能插上一手,或者是干脆就独断专行了。

这让朝中的臣下们有所忧虑,可也没谁会没脑子的轻易置喙,要知道现在地方上独揽大权的那些人,不是皇亲国戚就是从龙之臣。

在天下初定的今日,这样做是有必要而且也是有好处的。

皇帝信重他们,他们大多也对得起皇帝的信重,治理地方,安抚百姓,恢复生产,曾经经过战乱磨练的他们,和平常时节的臣子可不一样。

即便才能上,或者其他方面有所逊色,也能用胆识和手段来补足,他们的心理状态,尤其是那种迎难而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粗大神经,只会也只能出现在这些开国之臣的身上。

比如说平常时节剿匪,地方官员先要琢磨一下失败的后果或者交给谁去办等等问题,这些就绝对不会出现在如今的地方守臣身上,哪里有匪患,立即进剿,手下人办事不利,马上撤职查办。

然后就可能亲身上阵,都不带犹豫的。

科举亦是如此……他们几乎是当仁不让的对选才大事施加了极大的影响。

皇帝要办的事情,他们自然会尽其所能的去办,甚至不会计较个人之荣辱,因为他们的荣辱早已和皇室紧密的联结在了一起,皇帝信任他们,他们同样信任皇帝。

……………………

中书省是制定朝廷大策的部门,同时还有起草,传达,封驳诏令等职能,这个部门本来就是起源于皇帝的机要秘书,开始时是由宦官来担任,后来才慢慢成为了外朝行政职能部门。

尚书省则是实权机构,承接诏命之后,进行实际操作,所以照如今的局面,尚书省权大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他们的缺陷之处在于,跟皇帝隔了一层,不如门下,中书和皇帝那么亲近而已。

李碧没有把萧时文,温彦博两个宰相召过来,主要是觉得他们心有七窍,性格各异,她怕是有点压不住。

………………

“制科一年一试,常科分乡试,举试,京选,酌情以殿试结之,除乡试一年一次外,大选皆两年一考……”

这就是中书议决之后,关于科举的总体划分,改动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不再由着皇帝的心情,或者是朝局来举办,而是定期举行。

制科是面对朝廷官员的考选,相当于之前的官考,只不过是作为官员考绩,成为对官员的全面考核,还是像常科一样任凭官员自愿参加,中书那边还在讨论。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中书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后者,因为对官员进行全面考核太过耗费精力,也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

不如彻底合于科举之中,给予那些有才干,有上进之心的官员以机会。

但这样一来的话,和官考的目标就不一样了,官考是为了肃清官员队伍,如果按照上述所说,那就变成了给官员晋身之阶的问题。

所以这事估计还得李破回京之后,由他亲自来做决定。

而常科才是科考的主体部分,中书对其进行了严格规范,若是得到皇帝的允准,接下来的几年就要照此办理,彻底把触角伸展到县级行政单位。

而举试是在郡中进行,还是按道来划分,中书这边一样有着分歧。

小朝会议论的就是这样悬而未决的政事,一旦拿到大朝之上,那就是已经形成了诏令,除非有了比较重大的失误,不然短时间内不会再做更改了。

刘政会滔滔不绝的说着,殿中众人聚精会神的听着。

和去年相比,礼部的历次呈文就显得过于粗糙和敷衍,今年中书的意见渐渐成熟了起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