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杭市的梧桐叶在秋风里簌簌作响,周志高站在法院门口的台阶上,看着民众举着“罪有应得”的横幅欢呼。

最前排的断臂中年人突然对着天空大喊:“柱子,你看到了吗!杀人偿命了!”

喊声未落,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淹没。

老郑捧着刚打印的判决书,红章上的“死刑立即执行”六个字,在阳光下泛着刺目的光。

“史中禾的律师刚才还在闹,说‘量刑过重’。”老郑指着法院门口的记者群,“有个外媒记者追问‘是不是政治审判’,被民众围起来骂‘你们国家杀人不偿命吗’。”

周志高的目光落在人群里的白发老太太身上。

她手里举着张泛黄的照片,穿军装的年轻人笑得一脸灿烂,那是她在自卫战中失去双腿的儿子,2018年被史中禾的人“清理”时,怀里还揣着烈士证。

此刻老太太用袖子抹着眼泪,却咧着嘴笑:“我就知道,官方不会让好人白死。”

突然响起的警笛声打断喧闹,史中禾被押往刑场的车队从街角驶过。

民众自发让开条通道,却对着囚车齐声高喊:“血债血偿!”有个卖糖葫芦的老汉,把穿满红果的草靶往囚车边送,被特警拦住时还在喊:“让他尝尝甜滋味,下辈子做个好人!”

周志高的手机震动,是看守所的实时画面。

史中禾穿着囚服瘫在地上,头发一夜之间全白了,对着铁窗反复磕头:“我要举报!我知道谁贪了救灾款!我知道谁把国有土地贱卖了!”

他突然抓住狱警的裤腿,“让我见周志高!我能帮他抓大鱼!只要别枪毙我,让我做牛做马都行!”

老郑翻着史中禾连夜写的举报信,字迹潦草得像鬼画符,却密密麻麻写满了五本笔记本。

“这家伙把二十年内的龌龊事全抖出来了。”他指着某页,“市人大副主任的情妇开了家空壳公司,承接市政工程全靠他暴力清场,两人分赃时还打过架。”

技术科的小王抱着电脑冲进来,屏幕上是史中禾的银行流水。某笔五十万的转账备注是“建筑垃圾处理费”,实际流向了某黑社会账户,正是帮他“清理”残疾人的打手团伙。

“更绝的是这个,”小王放大转账记录,“他给某领导的狗办了张银行卡,每月用公款往里打两万块‘狗粮钱’。”

周志高突然想起史中禾在法庭上的最后陈述:“我不是天生的坏人,是他们教我‘无毒不丈夫’......”

当时他只觉得可笑,此刻看着这些举报内容,才发现这张关系网比尤赛军的还要密,从街头混混到厅级干部,像条毒蛇缠绕着杭市的五脏六腑。

“按他说的查,但死刑不变。”周志高把举报信推给老郑,“法律不是菜市场,不能讨价还价。他杀了三十多个人,就算揪出三百个贪官,也抵不过一条人命。”

审讯室的单向玻璃外,史中禾还在疯狂交代。

他说某开发商为了强拆,让他把钉子户打成残疾人,再以“影响市容”为由拖走。

说某医院院长和他勾结,把无家可归的残疾人送进精神病院,套取国家补贴。

甚至说某慈善机构的负责人,把募捐来的轮椅锯了腿,当成“废铁”卖给他处理。

“这些事他早不说晚不说,非要等判了死刑才说。”老郑的声音里带着鄙夷,“典型的不见棺材不掉泪。”

周志高却盯着史中禾手腕上的伤疤,那是2015年处理某上访残疾人时,被对方咬出的血痕。

当时史中禾还在酒局上炫耀:“对付这种人,就得比他更狠。”

此刻这道疤在灯光下泛着青紫色,像条蠕动的蛆虫。

网络上的讨论分成两派。

#史中禾 举报减刑#的话题被顶上热搜,有网友说“留下他能抓更多贪官”,下面立刻有人回怼:“那三十多个死者找谁减刑?”

某法学教授发长文《论死刑的威慑力》,被愤怒的网民骂到关闭评论,有人截图他三年前的文章:“建议对暴力犯罪慎用死刑”,配图是他和史中禾在酒会上的合影。

傍晚的纪委会议上,有人提出“是不是可以考虑死缓”。

周志高没说话,只是播放了段录音——史中禾在一次“清理行动”后,对着下属笑:“这些残疾人就像蟑螂,踩死了还能当肥料。”

录音里突然响起惨叫声,接着是他冷漠的声音:“别用铁器,用石头砸,看不出来外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