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长福镇的晨雾里飘着新蒸馒头的香气。周志高站在镇政府门口的老槐树下,看着保洁员用高压水枪冲洗地面,水柱冲过之处,露出青石板上“为人民服务”的刻痕。

那是十几年前他带着干部们亲手凿的,被刘志朋用红漆盖住,此刻终于重见天日。

“周部长,孩子们在酒厂门口等着您呢。”王德福的竹篮里装着刚出炉的米糕,蒸腾的热气在他银须上凝成水珠,“七夕酒集团的新厂长说,要让孩子们尝尝新酿的果酒,不含酒精的那种。”

酒厂的不锈钢罐在晨光下闪着亮,孩子们排着队举着玻璃杯,里面的桃红色液体晃出细碎的光。

新厂长是从村民里选出来的老酿酒师,袖口还沾着酒曲的黄渍,正给孩子们讲“诚信酿好酒”的道理,声音洪亮得像撞钟。

“周叔叔,这是我画的画。”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往周志高手里塞了张纸,上面的老槐树开满白花,树下站着个戴眼镜的男人,旁边写着“保护我们的人”。

周志高认出这是王建军的女儿,去年在医院画过“坏蛋被踩在脚下”的那个孩子。

他的指尖在画纸上轻轻摩挲,突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高跟鞋声。刘晓雅穿着便装,手里提着个档案袋,里面露出的照片上,刘志朋的姐夫王局长正对着纪委同志签字,脸色灰败得像被雨打湿的纸。

“县住建局的窝案查得差不多了。”刘晓雅往周志高手里递了瓶矿泉水,瓶盖拧开时发出清脆的响,“涉案金额一千两百万,比起刘志朋的五千万,倒像是小打小闹。”

周志高望着酒厂墙上的标语,“酿良心酒,做本分人”,这是他当年写的,被刘志朋换成了“争创亿元企业”,现在又换了回来。

“小打小闹也不能放过。”他的目光落在远处的扶贫车间,新换的卷帘门正在升起,女工们推着缝纫机往里走,笑声像撒了把银珠子,“这些人贪的每一分钱,都是从老百姓碗里挖的。”

纪委的警车在镇口排成一列,押解着涉案人员往县城去。

路过菜市场时,卖菜的大妈往王局长身上扔了把烂菜叶,骂声混着晨练大爷的太极剑声,形成种奇特的喧闹。

周志高注意到,最年轻的那个涉案人员一直在回头望镇小学,那里的操场上,孩子们正在升国旗,红领巾在朝阳下红得像团火。

“那是镇财政所的小李。”王德福叹了口气,拐杖在地上戳出小坑,“大学毕业回来的高材生,刚开始还劝刘志朋别贪,后来被拉着入了伙,现在才二十五岁。”

周志高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下。

他想起自己二十五岁时,在长福镇的煤油灯下算扶贫账,老书记站在身后说“年轻人犯错难免,就怕走不出贪念的坑”。

那时的月光透过窗棂,在账本上投下清白的光。

“让警示教育基地多做个案例。”他对刘晓雅说,目光追着警车消失的方向,“用小李的事给年轻干部上课,告诉他们,第一步踏错了,后面就步步错。”

扶贫车间里的缝纫机声此起彼伏,李姐正在教新招来的妇女踩踏板。

墙上的工资表用红笔填得满满当当,每个人的名字后面都跟着四位数的数字。

“周部长您看这个。”她指着最末行的“集体福利”,“我们商量好了,每月从工资里扣五十块,给镇小学买课外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