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周志高翻开崭新的图书角照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旁边摆着《长福镇脱贫记》,封面上的老槐树正是眼前这棵。

十几年前,孩子们的课本都是用胶布粘了又粘的,现在的书架上,连绘本都按年龄段分了类。

“酒厂的分红方案定了。”新厂长拿着文件过来,纸页上的红章盖得端正,“百分之六十给村民,百分之三十扩大生产,百分之十留作教育基金。”

他往车间的方向努了努嘴,“李姐她们说,要让长福镇的孩子个个有书读,有学上。”

午后的镇小学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周志高站在教室窗外,看见孩子们正在读课文《我们的幸福生活》,年轻的女老师指着窗外的酒厂说:“那是用我们长福镇的山泉水酿的酒,也是用我们的勤劳和诚信酿的好日子。”

走廊的墙上挂着新贴的奖状,“全县统考第一”的烫金字在阳光下闪着光。

教导主任说,现在的长福镇,留守儿童只剩下不到百分之五,父母们要么在酒厂上班,要么在扶贫车间做工,晚上都能回家给孩子辅导作业。

“周部长,这是新当选的镇委书记。”赵立东带着个穿蓝衬衫的男人过来,袖口卷着,露出结实的小臂,“田埂同志,之前在南市跟着秦正直市长锻炼过,是村民们投票选出来的。”

田埂的手掌粗糙得像老树皮,握着周志高的手时用力得能捏出红印。

“周部长放心,”他的声音带着山泉水的清冽,“我爹是老护林员,他教我守山就得护好每棵树,当干部就得护好每个老百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志高往镇外的方向望去,新修的公路像条银带,将长福镇与县城连在一起。

路边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蓝,王德福说这是田埂引进的新项目,发的电除了供镇上用,还能卖给电网换钱,年底又是一笔分红。

“长福镇的底子好,”他拍了拍田埂的肩膀,目光扫过忙碌的街道,“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腐败就像地里的草,雨一淋就冒头,得常拔着点。”

田埂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笔记本,第一页抄着周志高当年在镇政府墙上写的话:“为官一任,当让百姓说个好。”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股执拗的认真。

“我每天都看一遍,”他红着脸说,“怕自己忘了本。”

夕阳把老槐树的影子拉得很长,周志高和刘晓雅沿着当年的土路往山上走。

曾经的撂荒地现在种满了果树,枝头的苹果红得像灯笼。

山坳里的养鸡场传来咯咯声,王老汉正往食槽里撒饲料,看见他们就喊:“周部长,晚上来家里吃炖鸡,用新酿的果酒招待您!”

山顶的风带着松针的清香,周志高望着山脚下的长福镇,灯火次第亮起,像撒了满地的星子。

酒厂的蒸馏塔还在转,扶贫车间的灯亮得最早,镇小学的国旗在晚风中轻轻飘,一切都和十年前不一样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变,那份踏实过日子的劲,那份盼着好日子的情,还在长福镇的泥土里,在老百姓的心里。

“该回省城了。”刘晓雅的声音被风吹得有些飘,手里的档案袋轻轻晃,里面是新整理的反腐案例,“秦正直那边还等着我们回去商量下一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