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会议室的窗户开了一条缝,早春的空气还带着料峭的寒意钻进来,被厚重的深红色窗帘挡住大半。

椭圆形的会议桌擦得锃亮,反射着头顶柔和的顶灯光芒。

几张熟悉的面孔已经落座,多是研究室几个核心组的负责人,彼此低声交谈着,纸页翻动的声音沙沙作响。

气氛既不十分紧张,也不显得散漫,带着一种研究机构特有的沉静专注。

郑仪在靠后的一个位置坐下,面前摊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密密麻麻都是他这一周多时间里做的功课、画的线条、标注的问号。

旁边放着一个朴素的U盘。

他不像在青峰开会那样习惯性地挺直腰杆坐在前排,反而微微收拢肩膀,让自己显得不那么突兀,目光落在笔记本上,似乎在最后梳理什么。

研究室主任陈远韬陪着一位头发花白、气质儒雅的老同志走进来,笑着向大家介绍:

“各位,这位是咱们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的罗老,罗文斌教授。百忙之中来给我们把把脉,大家欢迎!”

掌声响起。

罗老笑着摆摆手,在陈主任旁边的位置坐下。

郑仪心头微动。

罗教授的名字他是知道的,省里在区域协调发展和县域经济方面极具影响力的专家。

陈主任特意请他来参加这个内部的研讨会,显然对这次讨论县域发展的材料极为重视。

陈主任落座,视线扫过全场,在郑仪身上稍作停顿,微笑着点点头,随即开口:

“今天这个内部研讨会,主要议题就是县域发展面临的瓶颈与突围路径。材料呢,我们党建组前期牵头,结合社会组、经济组的部分调研成果,做了个初步的东西,打印稿都发大家手上了。”

郑仪看到自己面前也放了一份。

他翻开第一页,正是他这星期花了大量心血,几易其稿的那份《关于当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突出矛盾与路径选择的若干思考(初稿)》。

心下一紧,更握紧了手中的笔。

“下面,咱们先请具体负责执笔的同志,给大家汇报一下基本思路和主要观点。”

陈主任的目光再次落到郑仪身上,带着鼓励。

“小郑同志,你来给大家讲讲吧。”

全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

郑仪深吸一口气,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前方的小讲台。

他没有带那份打印稿,只拿了自己的笔记本和U盘。

他清了清嗓子,没有立刻看稿子,目光反而沉稳地扫过在座的同事,最后落在罗教授和陈主任脸上。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郑仪的声音不高,但清晰沉稳,带着在基层打磨过的穿透力。

“这份材料,其实是我这段时间在青峰县那一段经历之后,结合咱们研究室大量调研数据和全省面上情况,做的一些反思和梳理。谈不上成熟,算是抛砖引玉。”

他刻意避开了“汇报”这样正式的词,用了“反思”、“梳理”、“抛砖引玉”,姿态放得很低。

“县域经济问题,千头万绪,资料上罗列的也不少。我就抓三个我认为当前最突出、最需要理清的‘死结’来谈。”

他举起三根手指:

“第一个死结,我觉得是‘虚胖’和‘饿肚子’并存。”

会场里安静下来。

“很多县,GDP增速看着不错,财政收入也年年增,漂亮的高楼,气派的新区,修得比谁都快。”

郑仪顿了顿,语气带上一种自嘲般的冷峻。

“可老百姓兜里的钱呢?企业实际的效益呢?尤其是那些看上去解决了就业的小微企业、家庭作坊?有没有真正活下来、强起来?”

他点开U盘里一个简单的图表投影在墙上。

“看这组数据,21年我们省财政收入过10亿的县有多少?22年有多少?翻了一番还多!可同期,省级财政每年转移支付的额度呢?增长了多少?翻了将近两番!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很多县,自己账面上的钱多了,但窟窿也大了!修桥补路、发工资保运转,压力反而更大了!钱从哪里来?要么借债,要么‘刮地皮’。这就是‘虚胖’。”

他翻到下一页,另一组数据:

“再看看‘饿肚子’。看看我们全省个21贫困县摘帽之后,返贫风险指数有多高?看看这几年县域层面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曲线,再对比一下核心城市!县城的房子在涨,可县里真正能支撑这房价的产业在哪?老百姓靠什么支撑消费?”

他用手在屏幕上点了点那个触目惊心的落差。

“这个死结不解开,砸再多钱搞表面建设,都是打水漂,都是给后面的领导挖坑!我们得想办法,让县里的钱袋子增长,真正落到‘人’的头上,落到‘细胞’的活力上!”

会议室里很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

郑仪停顿片刻,喝了口水,继续说道:

“第二个死结,是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看向陈主任和罗教授。

“上头的政策,哪个不是好的?推动创新的、扶持小微的、搞乡村振兴的、搞环保的、搞安全的……文件是一箩筐一箩筐地发,专项资金也是一笔一笔地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