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李承乾醒来后,映入眼帘的先是覆盖在身上的、绣着精致龙纹的明黄袍服,鼻尖萦绕着熟悉的檀香气。

他混沌的脑子一时没转过来,下意识地嘟囔了一句:“嗯?这就黄袍加身了?啥时候的事?我不要当皇帝啊!”

话音未落,他猛地意识到身下座椅的触感不对,一抬眼,正对上阶下父皇那似笑非笑、带着些许戏谑的眼神。

李承乾瞬间彻底清醒,触电般从龙椅上弹了起来,那身龙袍也随之滑落。他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咳咳,那什么,儿臣就是眯一会...”

李世民闻言,非但未怒,反而朗声大笑起来,笑声在空旷的太极殿内回荡,驱散了最后一丝尴尬。

“你这逆子,梦里倒比醒时胆大!”他揶揄道,眼中却无半分责怪,只有纵容与一丝难以察觉的骄傲。

“怎的,朕这把椅子,坐着可还舒服?”

李承乾挠了挠头,讪笑着将滑落的龙袍拾起,双手捧还给父皇:“硬得很,硌得慌,还是留给父皇您老人家消受吧。”

他动作自然,仿佛刚才那大逆不道的言行只是父子间寻常的玩笑。

李世民接过袍子,并未立刻穿上,只是搭在臂弯,目光落在儿子依旧带着倦意的脸上,语气缓和下来:

“高明,你这是为何时烦心?”

李承乾正了正神色:“儿臣有一些想法,正欲寻机向父皇禀报。

尤其是关于那十数万前隋归乡义民的安置,儿臣以为或可仿屯田旧制,迁往辽东、河北边地实边垦荒,授田贷种,使其安居,亦可固我边疆。”

“哦?”李世民眼中闪过赞许之色,“此法甚善,思虑周全。详细章程,稍后你我父子细细商议。”

他拍了拍李承乾的肩头,“至于其他…有为父在,宵小之辈,翻不起浪。你放手去做便是。”

这时,一直屏息垂首的王德才敢稍稍抬头,小心翼翼地将奏折呈上。

李世民瞥了一眼那厚厚一叠,对李承乾道:“既醒了,便一同看看吧。看完回去好生歇息,养足精神,春耕大典还需你主持。”

“是,父皇。”李承乾应道。

王德极有眼色地将奏折轻轻放下,又无声地退至殿角,垂手侍立。

李世民随手拿起最上面一份,正是关于春耕筹备的详细奏报,他一边翻阅一边道:

“春耕乃国之根本,虽迟了些,但仪式不可废,更要务求实效。各地粮种、耕牛、农具可都调度妥当了?”

李承乾对此早已了然于胸,流畅应答:“回父皇,关中、河南道等主要产粮区粮种充足,耕牛由官府统筹租借,农具亦由将作监加紧督造分发。

唯河北道因去岁略有灾情,耕牛稍显不足,儿臣已命太仆寺从邻近州县调剂,三日内当可到位。”

“嗯,甚好。”李世民点头,又抽出一份,“这是…百骑司关于各地对崔氏案反响的密报?”他快速浏览着,神色不变,只淡淡道:

“看来,杀一儆百,效果斐然。各地官吏皆惶恐自省,民间则拍手称快。然,亦不可放松警惕。”

“儿臣明白。”李承乾沉声道,“雷霆之后,需施雨露。

春耕大典正是彰显朝廷与民休息、重视农桑之决心的大好时机。

儿臣定当办妥,以安天下之心。”

父子二人就着几份紧要奏疏低声交谈了片刻,晨曦渐炽,将御案照得透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