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赵翊万分感动地点点头,满脸赞赏地再次感慨道。

“子璇清正廉明,堪为百官楷模。”

可他到底对侗民的文章有些不放心,居然直接叫来礼部的人,商议着要给他们二十个名次的优待。

新任礼部尚书林伦先是有些惊讶,不明白皇帝又抽了什么风,不过见李瑜在后便瞬间恢复如常。

“陛下仁德体恤各族士子之心,实乃圣君之风。”

“然科举取士关乎国本,臣担心若单为各族学子以此优待,恐怕会引起中原士子不满,动摇国本啊。”

这李中堂是嫌事情还不够乱吗?

清丈田亩的事情还没完,这又急着对着科举下手了。

这么多事,咱们一件一件地来不行吗?

李瑜在旁边默默啃着点心,啃完一块儿又接着拿一块。

完全不管同僚看自己的眼神,他一大早进宫现在午时都过来,肚子已经唱老久空城计了。

再说了。

清丈田亩是户部的事情,科举是你礼部的事情。

这完全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影响不是吗?

左侍郎张文远也道:“臣以为各族语言不通,文风有异,即便取了,与中原士子同朝为官亦难相融啊。”

陛下上嘴皮碰下嘴皮,一出口就是让二十个排名。

莫不是不知道这单单一个排名,就能改变许多人的一生吧?

赵翊却同众人解释道:“这些学子苦读汉书、习汉礼,往往较汉人子弟多费数倍功夫。”

“朕还听闻每届会试,各族士子都有读书人跋山涉水而来,只为一场几乎注定落榜的考试。”

“他们这么努力融入咱们,朕总不能叫他们次次空手而归吧?”

这话倒是也确实有几分道理,林伦瞬间便另外想了个法子。

“若单加科举排名,臣恐引起不公之议,不如增设边科专取各族士子,另立排名不与常科相混的好。”

都是一样的卷子题目,若是比自己差的文章都能排前面去。

不知道得闹成什么样子。

赵翊脑袋摇的很干脆:“另立一科便是另眼相看,朕要的是天下英才,无论来自何方,皆能同朝为官共治天下。”

“就单给他们加二十排名,并入正榜就是。”

没有官身的读书人也敢质疑新政,他偏要治下这些南方学子不可一世的风气,没有他们还没人给他当官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