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龙袍未加身,已是北境王 (2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同时,大会宣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命。
原镇北军的悍将们,纷纷被安插到北境各州郡,担任总兵、太守等要职,将地方的军政大权,牢牢地抓在了手中。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无人反对。
李琼没有称王,更没有扯旗造反。
他甚至还让齐振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奏折送往京城,详细阐述了成立北境安抚使司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通篇都是为陛下分忧、为大周守国门的忠臣之言。
这一招,实在是高明到了极点。
他给了所有追随他的人一个体面的台阶,也给了那些摇摆不定的中间派一个看似合法的理由。
我们不是造反,我们是在清君侧,是在陛下的授权下更好地保家卫国。
……
京城,乾清宫。
年轻的大周天子,看着张阁老呈上来的那份关于镇北关的万言血书,气得浑身发抖。
张阁老跪在地上,老泪纵横,将镇北关的惨状和李琼的桀骜描绘得淋漓尽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为了国家忍辱负重,不惜以身饲虎,最终巧妙周旋,为朝廷争取到宝贵喘息时间的悲情英雄。
“陛下,非是老臣无能,实乃那李琼已成气候,北境军心已变。若强行弹压,北境必反,届时国本动摇,悔之晚矣!”
张阁老声泪俱下:“如今之计,唯有先行安抚,以钱粮稳住其心,再徐图后策。老臣所为,皆是权宜之计,一切都是为了我大周的江山社稷啊!”
皇帝不是傻子,他怎会看不出这其中的猫腻。
什么权宜之计,分明就是城下之盟!
他愤怒,他屈辱。
他想下令将张阁老拖出去砍了,再发兵踏平镇北关。
可他不能。
他看向一旁的户部尚书,对方立刻哭丧着脸告诉他,国库里连下个月官员的俸禄都快发不出来了,根本无力支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他又看向兵部尚书,对方则告诉他,京畿附近的禁军久疏战阵,战力堪忧。
而其他各地的边军,与李琼或多或少都有勾连,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临阵倒戈。
皇帝颓然地坐回龙椅,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被扒光了衣服的皇帝,赤裸裸地暴露在所有人的嘲笑之中。
他恨李琼的嚣张,更恨自己朝堂之上,竟无一人能为他分忧。
“准了。”
他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然后猛地抓起桌上的一个青瓷笔洗,狠狠地砸在地上。
砰的一声脆响,如同他破碎的帝王尊严。
他下令拟旨。
一道嘉奖的圣旨,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镇北关。
圣旨里,皇帝对张阁老的深明大义和忍辱负重大加赞赏,对李琼的忠勇可嘉和顾全大局也予以肯定。
对于镇北关的钱粮补给和成立北境安抚使司的请求,通通照准。
整篇圣旨,措辞华美,极尽安抚,却将一个帝国的无奈与妥协,暴露无遗。
当这封圣旨送到李琼手上时,他正和赵勇等一众将领在帅府的沙盘前推演军情。
齐振激动地接过圣旨,双手颤抖地展开,逐字逐句地念了出来。
每念一句将领们就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
“将军,我们赢了,陛下准了,我们真的赢了!”赵勇兴奋得满脸通红。
所有人都看向李琼,等待着他分享这份胜利的喜悦。
然而,李琼只是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从齐振手中拿过那份写满溢美之词的圣旨,只是随意地扫了一眼。
然后,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他将那份代表着皇权的黄绫,轻轻地、慢慢地,揉成了一团,随手扔进了身旁的炭盆里。
滋啦一声,明黄的丝绸遇火,瞬间蜷曲、变黑,化为一缕青烟。
“赢?”李琼转过身,目光越过众人,投向墙上那副巨大的大周疆域图。他的眼神平静、深邃,却又像一潭深不见底的寒渊。
“这才只是开始。”
他的目光,没有停留在北境那片已经被他牢牢掌控的土地上,而是缓缓地扫过整个大周的锦绣河山。
龙袍虽未加身,他已是北境之王。
而这天下,才是他真正的猎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