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6章 立二院政法分离,定国策群臣待封 (1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御阶之上,赵斌目光缓缓扫过群臣,说话间袍袖一拂,御铡两侧的金甲武士应声而动。
一人抬手扯去覆刃黄绫,一人探手稳握长柄,单臂发力,将那铡刀铿然推开。寒光自铡刃迸射而出,掠过金殿,映过群臣双目。一旁的武将神色如常,李纲、张叔夜、梅执礼等臣心底坦荡,自也不惧这执法利器。
然而方才那些暗藏私心、目光闪烁,正盘算着如何从赵斌所设“钱袋子”中分一杯羹的臣子,迎着那凛冽的刃光,却不约而同地打了个寒噤。
想当年,这三口御铡在包龙图手中,斩尽奸邪,正气凛然。只可惜继任者中,再无人有包拯那般胆魄,铡刀因此长期闲置于开封府中,仅作精神象征。直至开封城破,金人素闻铡刀威名,兀术亦仰慕包公刚正,遂将三口铡刀北运黄龙府。几经辗转,这百年铡刃难免有所损折。
随着赵斌北伐功成,三口铡刀重归大宋,赵斌当下命人选良材、请巧匠,精心翻修如新。此番重铸,赵斌特命汤祥、金大坚两位巧匠出手,所用材料,皆取自北伐以来所收缴的大金骁将兵刃。
这些兵器久经沙场,浸透血煞之气,经二人精心锻造,熔铸于御铡之上。自此,三口铡刀不仅承袭包拯所留的天地正气,更兼诛奸之威、沙场之煞,终成震慑朝野的大凶之器。
眼见群臣尽数为铡刀寒光所慑,赵斌稳步立于御阶之上,目光如炬,徐徐扫过殿下诸臣。殿内一片寂静,无人应声。他遂缓缓开口,声如金玉:“梅卿所言甚是。度支院掌天下之财,权重势大,不可无严法监督。更何况,天下万民之行止,亦需以法度为绳。昔韩子有云:‘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又言‘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周制《九刑》,汉定《九章》,唐立《永徽律》,我大宋亦有《刑统》传世。然今我朝立国百年,疆域较之建隆年间已扩数倍,旧法条文,多与当世不合。故朕决意,重整法典,革除繁冗,兼司监管之事。”
他话音一顿,继而扬声道:“此番立法之事,千头万绪,当效教育、财赋之例,特设一院,专司其职名曰‘提刑院’!”
“诸卿以为如何?”
方才赵斌端坐龙椅时,冕旒低垂,龙袍加身,尚是雍容典雅的九五至尊;而此刻他独立御阶,身前三口铡刀微张,那股久经沙场的凛冽煞气再难抑制,如寒潮骤临,无声笼罩整座殿宇。
直至此时,那些心底盘算不休的官员才猛然惊觉,眼前这位陛下,乃是自江湖沙场之中搏杀而出,亲手斩将、马踏连营,其武勇较之太祖犹胜三分;那果决的心肠与雷霆的手段,更是用人头滚滚与遍地鲜血亲手铸就。
然则,心存邪念者自为天子威势所慑,而心向大宋之臣,却只觉得陛下治国章法有度,正该如此。
那厢梅执礼便是如此,却见这老臣从容出列,展颜一笑,揖道:“陛下圣明!如今我朝疆域拓展,百姓新增数族,正值交融之际。昔言‘刑乱国用重典’,陛下此时设立提刑院,实为恰如其分。臣观其名,似由提点刑狱司演化而来,却不知权柄范围有何增改?”
赵斌看着梅执礼微微点头,尤其想起这位前世在靖康年间乃是殉国而死,因此现在对他更是自带三分偏喜,“梅大人所言不错,这提刑院下朕有心分设七部,以律令为先,以按察为器!”
赵斌说完侧目示意一旁的赵忠,而自己则缓缓转身坐回龙椅之上,那边赵忠亦如先前一般,自袖内取出黄绫一卷,迈步上前对着文武群臣朗声宣读。
“朕绍膺骏命,临御兆民,惟刑狱之重,实系国本。今设提刑院,总辖法度,肃清寰宇,其制如左。”
“提刑院属关键之处,名为律令馆,为立法释法之总枢,掌修纂律例、阐释法意,并编录天下典型成案,颁行诸路,以为法司准则。置提举一员,秩正三品,择精通律法者充任。”
“调御史台入提刑院,依原制执掌风宪,监督百官,肃正朝纲,仍许风闻奏事,并得参与重案审理。置中丞一员,秩正三品,统领诸道监察御史,奏报得直达御前。”
“原大理寺并入本院,为天下刑名最高审断之所。专理各路死刑、流刑重案,及五品以上官员罪狱,并复核天下疑案、要案。凡徒、流、斩、绞之刑,皆须经大理寺核准,于立秋之后统一勾决。置寺卿一员,秩正三品,总摄寺事。”
“度支院乃我大宋钱粮要地,故此院外当悬利剑,因此特设审计司,专司度支稽查。凡朝廷各部院、地方官府钱粮账籍,皆由其审计;文武官员涉贪墨侵吞之案,亦由此司讯查。置审计使一员,秩正三品,选熟谙财计之人任职。”
“神都四部既立,当设执法之官以理州县。故置按察司,以为刑宪之刃,深入地方。诸路设分司,州置执法曹,县设司刑判官,专理刑名侦审,并得升堂断案。民间词讼,皆由其专设之‘法堂’受理,不复归府衙统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另设提刑司,掌司法监察之权。诸路设巡按司,按期轮转,巡察属州。其职非常驻审案,而在复核按察司所判重案、受理百姓上申诉冤,并监察按察官吏有无枉法。其行踪不定,以儆效尤。”
“自今以后,凡民间讼案,由按察司属官侦审;徒五年以上及死、流之刑,皆须提刑司复核,再报大理寺终审,环环相扣,以防专断。百姓若对判决不服,亦可赴提刑司陈告鸣冤。”
“各地方州府官员,有权监督并举报按察、提刑二司不法,然不得干预司法。若遇疑案冤情,可呈报上级提刑司。如民、官同时上奏,以民词为先。另授巡按御史与执法曹官密折奏事之权,遇重大奸恶,许其直达天听。”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赵忠诵罢圣旨,默然退至一侧。大殿后排的臣工们却相视苦笑,心中暗涌:“陛下今日所颁诸政,初闻尚不觉有异,孰料每出一策,皆重似千钧。原以为不过重修律例,不想竟是要变更法统;方才只道是督察财税,转眼竟是要以法为刃,彻查天下刑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