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文学zilangwx.com

沈浩阳的指尖依旧在红木桌面上规律地轻叩,但那节奏似乎慢了些许,更显深沉。

他眼中的锐利审视逐渐被一种深层次的思辨所取代。

林向东描绘的,不仅仅是一个商业项目,更是一幅关于未来消费图景的战略宏图。

“闭环生态…飞轮效应…”

沈浩阳低声重复着这两个关键词,像是在咀嚼其蕴含的巨大能量。

“你提到的这几点,确实是构建长期壁垒的核心。但你想过没有,这三条护城河,每一条单独挖深,都需要耗费巨量的资本和时间。同时启动,同时推进,对执行力的要求是地狱级别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短板,都可能导致整个飞轮停滞,甚至反向崩塌。”

他的问题极其尖锐,直指模式最关键的风险核心。

超高难度的多线并行运营能力。

这不再是听故事,而是开始深入评估故事实现的可能性。

林向东对此早有准备,他并未回避,反而迎着他的目光,坦然点头:“沈总问到了最关键的点上。这确实是对团队极限的挑战。但我的计划并非齐头并进,而是有清晰的战略节奏和侧重点。”

他再次用手指蘸了点茶水,在桌面上画了一个简单的三个阶段演进图:

“第一阶段,我打算用1~2年,供应链深度整合+渠道验证。 核心是‘练内功’。利用收购的工厂,优先为东升超市及其未来商圈开发自有品牌商品,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这个阶段,重点是打磨极致性价比的产品,用实实在在的销售数据和用户反馈来验证模式,同时锤炼我们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产品定义能力。

品牌建设初期会侧重于渠道品牌(东超优选之类)的认知塑造。”

“第二阶段用时2~4年,品牌独立与放大。 当我们的产品经过市场验证,供应链运行稳定后,强大的品牌建设将成为核心。

我们将从‘渠道品牌’向‘独立品牌’升级,通过大规模市场投放、建立品牌旗舰体验店、深化品牌故事,来获取品牌溢价。此时,线上渠道将作为重要补充开始发力,与线下协同。”

“第三阶段,是在4年后,生态赋能与平台化。 当我们的品牌和供应链能力足够强大时,可以考虑开放赋能。

例如,利用我们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为其他新兴品牌提供代工服务;或者利用我们的渠道和数据优势,孵化或投资其他互补品牌,真正构建一个品牌生态平台。”

“所以,”林向东总结道,

“看似三线并举,实则是有先后、有侧重的梯度推进。第一阶段,供应链和渠道是绝对核心;第二阶段,品牌拉升成为引擎;第三阶段,生态效应自然显现。资金和资源的投入,也会遵循这个节奏。这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初期风险,确保了每一步都踩在坚实的基础上。”

沈浩阳敲击桌面的手指终于停了下来。

林向东的回答,展现出了远超其年龄的战略规划能力,和对风险的实际把控思路,而不仅仅是空谈概念。

这极大地增强了他对这个“故事”可行性的信心。

“很扎实的推进思路。”沈浩阳终于给出了肯定的评价,虽然语气依旧保留,

“那么,再说说市场。你瞄准的‘高品质、高性价比’,这个定位看似美好,但实际上非常微妙。价格敏感型客户可能觉得不够便宜,品质敏感型客户又可能对你的品牌信誉心存疑虑。你如何打破这个悖论,精准获取你的核心用户?”

这又是一个极其刁钻的问题,关乎市场切入点的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