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6章 镜子的另一面 (1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下午四点二十五分十八秒,李乐深吸一口气,拎着装有笔记本电脑和那叠厚厚讲义的背包,推开了新教学楼403教室的门。
教室不大,半环形的桌子,因为这节是Seminars (讨论课)只有十几个学生散坐在前排和中间位置,李乐扫了眼,黑白黄花棕,五欢齐聚,一幅世界大同的美好景象,但共同点是每个人眼神里都带着LSE学生特有的那种精明和审视。
看到李乐这个在腐国人中都鲜见的高壮身型,和陌生的帅气的面孔走进来,窃窃私语声低了下去,好奇、疑问,甚至略带挑剔的目光齐刷刷聚焦过来。
李乐面上稳如老狗,心里默念三遍“我是恁临时爹”,走到最前面的桌前,放下东西,不慌不忙地连接投影仪和笔记本电脑。
调试完毕,李乐脸上挂起一个温和而不失距离感的微笑。
“下午好,各位。”声音清晰,一口标准的伦敦腔,“首先说明一下,原本负责这节课的霍纳克先生,因为.....嗯,伦敦这糟糕的天气引起的免疫系统的紊乱,无法到场,所以,今天的Seminars由我暂时代为带领。”
他顿了顿,看到台下学生们交换着“果然如此”的眼神,拿起一支白板笔,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和邮箱,“Li Yue, 这是我的名字。目前是LSE社会人类学系的博士候选人。”
“当然,今天我们不讨论部落 kinship 或者祭祀仪式,我们聚焦于,更现代的图腾与禁忌,经济社会学。”
底下传来几声低低的笑声,气氛稍微轻松了些。
“当然,按照我们Seminars的惯例,也为了让我这个临时工能尽快把名字和脸对上号,”李乐拿起打印出来的学生名单,“我们花两分钟做个快速点个名,规则简单,从你开始,先生,尊姓大名?”
李乐指了指手边的一个白人小哥。
“埃文斯,西蒙·埃文斯。”
“OK,埃文斯先生,请说出你左边同学的名字,以此类推,放心,说错了没关系,反正尴尬的是你,不是我。”
“啊哈哈哈~~~~”又是一阵轻笑。
点名开始,过程顺利。
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名字五花八门,有叫“Chloe”的,有叫“Muhammad”的,有叫“Santiago”的,也有叫“袁家兴”的。
当轮到袁家兴时,李乐多看了这人一眼,一个看起来二十出头的男生,长得有点像“皇阿玛”的年轻版,戴着黑框眼镜,穿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深蓝色套头毛衣,坐姿端正,眼神专注。
点完名,李乐切入正题:“好了,社交环节结束。让我们回到正题。根据课程安排,上周的Lecture上,惠灵顿教授应该已经带领大家梳理了嵌入性理论从波兰尼到格兰诺维特的发展脉络,以及它对理解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关系的核心意义。”
“今天的Seminars,我们将基于布置的阅读材料,主要是格兰诺维特1973年那篇经典的《弱关系的力量》,以及伯特1992年关于结构洞的论文,来探讨社会网络如何影响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传递、机会获取以及最终的职业成就。”
点了一下“下键”,PPT上显示出李乐临时抱佛,搞出来的今天讨论的核心问题框架,两英文长句,“弱关系”为何在信息传播中可能比“强关系”更具优势?其理论预设和现实局限是什么?”
“结构洞理论如何解释社会网络中的权力与信息控制?它与弱关系理论是互补还是冲突?”
“老规矩,”李乐说,“我们先围绕第一个问题自由发言。谁想来开个头?分享一下你对弱关系力量的理解,或者....质疑?”
短暂的沉默后,一个穿着熨帖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白人男生率先开口,带着点本地口音,“我认为格兰诺维特的洞见在于,强关系群体内部的信息同质性太高,而弱关系,作为连接不同群体的桥梁,能带来非冗余的、新颖的信息。”
“这在求职过程中至关重要,你从密友那里得到的招聘信息,很可能你自己也已经知道了,但一个泛泛之交或许能提供你完全没接触到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