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7章 伦敦打工人 (2 / 2)
紫琅文学zilangwx.com
李乐在门口等了不到十分钟,袁家兴小跑出来,脱掉了沾灰的外套,里面还是那件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毛衣,洗得干干净净。
“等久了吧?”
“没,我这一局游戏还没打完。”李乐晃了晃手机。
“地方在哪儿,远不?”
“过了那边的律政广场就到,走。”
“诶。”
两人走进了不远处李乐上次吃过的,那家由弯岛人开的小面馆。
店面不大,装修简单,寒冬天里,热气腾腾,飘着浓郁的牛肉香,那位大嗓门的阿嫲,瞧见两人进门,热情招呼着,“吃点什么?”
“看什么,你自己点。”李乐一指柜台顶的餐牌。
“不了不了,你来呗,我不熟的。”
“行,那就一碗牛三宝,两碗牛腩,两份卤豆干,加一份烫青菜,再来两罐可乐,可行?”
“咱们俩,三碗啊?”
“我一碗吃不饱啊。”
“哦哦,对,你这块儿头,呵呵呵。”
“阿嫲,快点咯。”
“吼,你们先坐吼,马上来。”
两人找个靠窗的卡座坐了,等面的功夫,李乐打量着对面略显清瘦的袁家兴,抠开一罐可乐递袁家兴:,“昨天,课上你那问题提得不错,结构洞那部分,啃得挺细。”
“瞎琢磨,”袁家兴接过可乐,喝了一口,冰凉的汽水让他打了个哆嗦,“就是觉得伯特说得太理想了,现实里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儿。”
“理论嘛,都是简化模型,指个方向。真要在现实里用,得打不少补丁。”李乐笑了笑,看似随意的问道:“刚才看你那架势,挺熟练啊。你这打工.....时薪能挣多少?不方便说就算了。”
袁家兴有抿了可乐,“没什么不方便的,一小时7.5镑。老板人还行,对咱们国内来的学生挺照顾,工时给得也足,还管一顿饭。”
李乐心里快速算了算。按留学生签证规定,学期内每周最多打工20小时,就算满打满算,一周150镑,一个月也就600镑出头。
在这物价高企的伦敦,光是合租一个离学校近点、条件尚可的房间,月租恐怕就得四五百镑,再加上吃饭、交通、通讯、买书......
“这点钱.....在这边够干啥的?”李乐忍不住问道,语气里带着点关切。
袁家兴笑了笑,那笑容里有种经过计算的平静,“不够啊,所以还有别的活儿。”
“啥?”
“最近在一家汽车出租公司做晚间接线员,每周三到周日,晚上七点到十点,接接电话,处理下预约。那个一小时六镑五。周末要是没事,偶尔还接点旅行社的散活,带国内来的团在伦敦转转,帮他们办理手续什么的,一天能有个一百多。”
“还有旺季的时候,比如圣诞节那会儿,也去牛津街那边的百货公司当导购,因为能给国内来的当翻译,那边给的高,一小时十二镑呢。”
“尤其当导购,有时还能见到国内的明星来买东西。”
袁家兴如数家珍般报着自己的“业务”,像在陈述一份工作报告,“这么七拼八凑下来,一个月勤快点儿,刨去税,到手差不多能有一千八九,运气好能过两千。房租、吃饭、交通、买书的钱基本就出来了,运气好还能攒点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乐听得有些皱眉,“好家伙,你这时间安排得比首相还满。上课、写论文、读书的时间还能掰得开吗?再说了,你这工时加起来,早就超了吧?不怕被查到?”
袁家兴拿起筷子,在桌上顿了顿,笑道,“不在一个区登记,问题不大。这边办事,讲究个民不举,官不究。只要老板肯用,自己注意点,问题不大。我们这种,说白了,就是打时间差和信息差。”
“再说,我选的课大多在上午和傍晚,把下午和晚上的时间空出来,正好错开。学习嘛,挤挤总是有的,凌晨两点钟的LSE图书馆,也是常待的,那边还能上网,挺好的。”
这时,两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端了上来。袁家兴那碗牛腩面,汤色清亮,面条筋道,铺着几大块炖得软烂入味的牛腩,李乐那碗牛三宝面更是内容丰富,牛腩、牛肚、牛筋堆得冒尖。
“先吃面,诶,这个,辣子,醋。”李乐招呼着,自己先夹起一筷子吹了吹。
袁家兴也饿坏了,道了声谢,便埋头吃起来,吃相斯文但速度不慢。
吃了几口,胃里有了底,李乐递过去一张餐巾纸,“那你,家里.....就不帮衬着点儿?看你这么拼。”
袁家兴嘴里的动作慢了下来,放下筷子,接过纸巾擦了擦嘴,看着窗外唐人街熙攘的人流,笑容淡了些,却依旧坦然,“我出来读书,家里把朔州的一套大房子卖了,才凑够的保证金。”
“我自己工作几年攒的那点钱,交了第一年的学费。再伸手向家里要?那不成啃老了么?干不出那事。”
李乐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卖房留学,这在06年,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几乎是孤注一掷的投资。
“何必呢?,在国内找个工作,安稳过日子不好吗?非得出来受这份罪。”
袁家兴捏着餐巾纸,仿佛陷入了回忆。过了一会儿,他才笑了笑,继续道,“嗨,说来话长。”
那笑容里有些自嘲,也有些感慨。
“我家那地方,你也知道,就是个四线都算不上的小城。爸妈在煤机厂干了一辈子,最远就到过晋阳。”
“我高中毕业,考上了晋阳一个二本,学市场营销,玖玖年,毕业了,心气高,觉得世界那么大,得出去走走看看,就跟着一个朋友,跑沪海去了。”
“底薪不高,四百块,主要靠提成。那时候跟人在闵行合租了个老房子,一个月租金摊三百。每天挤着公交地铁到处跑工地楼盘装修公司,推销瓷砖。累是累点,但一个月下来,除掉开销,还能攒下一千多块。”
“那会儿觉得,嘿,挺美!照这么干下去,说不定过几年也能在沪海郊区买个小小的房子,把我爸妈接来看看东方明珠。”
李乐听着,似乎能看到几年前那个揣着梦想、在沪海弄堂和高楼间穿梭的年轻身影。嘴角牵动两下,又闭上。
袁家兴又抿了口可乐,“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是天真。要不是后来遇到一对客户,我可能真就在那种还挺好的感觉里麻木下去了。”
“哦?客户给你气受了?然后你一怒之下,发愤图强?”李乐夹了块牛筋到袁家兴碗里,调侃道。
“哪能啊!”袁家兴被逗乐了,“人家是老两口,特别好,在我那儿买瓷砖,从挑选到送货,再到后来帮他们联系贴砖的师傅,都是我一手张罗的。”
“有回他们家贴砖,搬东西的时候不小心碎了两块,备用的也不够了。夏天,快四十度,我骑着个借来的小摩托,从闵行的仓库现拿了一包砖,穿过大半个沪海给人送过去。到地方的时候,浑身都湿透了,跟从水里捞出来似的。”
“老两口一瞧,觉得我这人实在,肯干,挺感动。再后来他们家装修完,非要请我吃饭。吃饭的时候就闲聊,问我以后有啥打算。我就把我想攒钱买房的想法和那点小得意说了。当时还挺自豪的。”
“结果你猜那大爷怎么说?”
“怎么说?把介绍闺女给你?还是江浙沪独生女的那种?”